Hi! 这里是河马保 | 网站地图
2025-04-06 08:49:44 | 星期日

保险费退费怎么做分录

原创:会员 2022-09-07 14:17:43 815
收到社保费率调整退款的话,会计上就是冲销之前入账的费用。如收到100元的社保费退费,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社保费企业部分—100(红字)借:银行存款100这样就可以冲销上月的管理费用。其他关于社保情况的会计分录:1、社保退款该怎样作
收到社保费率调整退款的话,会计上就是冲销之前入账的费用。

如收到100元的社保费退费,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企业部分—100(红字)

借:银行存款100

这样就可以冲销上月的管理费用。

其他关于社保情况的会计分录:

1、社保退款该怎样作分录

每月作的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退的时候,是不是相反,就是说,借:银行存款,贷:管理费用

缴纳该社保款时作的什么分录,退款作该科目的借方负数是可以。

2、缴纳社保退回会计分录:

做相反分录冲回就可以了。原借:管理费用--社保费,贷:银行存款,冲回借:银行存款,贷:

管理费用--社保费。

3、退社会保险费的会计分录:这个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退的是企业缴纳社保金,当年度,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上年度,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再结转至“利润分配”科目。

第二种退的是个人缴纳社保金,则贷记“其他应付款--个人缴纳社保金”

4、退回多扣的社保费给员工的会计分录:按做工资计提时分录冲红多扣的社保,并发放到员工手上。

计提工资及扣社保分录应该为:

工资成本=应发工资+公司负担社保=(实发工资+个人负担社保)+公司负担社保

计提工资:

借:成本费用科目金额为工资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金额为应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金额为公司负担的社保

扣除个人负担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金额为个人负担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金额为个人负担社保

从工资中退回多扣的社保费给员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保(个人部分)(红字)(退回款)

其他应收(付)款--社保(个人部分)(黑字)(正常扣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工资(应发数)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职工工资

贷:银行存款

5、社保钱退在社保账户里的会计分录:

交纳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

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劳动保险

贷:银行存款

退回多交时,当然做红字分录就可以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5294

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劳动保险

借:银行存款6022

退给个人时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劳动保险728

贷:库存现金728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社保钱退回社保账户应计为,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

社会保险费是指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当中,雇员和雇主按照规定的数额和期限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缴纳敞抚搬幌植呵邦童鲍阔的费用,它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最主要来源,也可以认为是社会保险的保险人(国家)为了承担法定的社会保险责任,而向被保险人(雇员和雇主)收缴的费用。

社保费用用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归集核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企业负担,一部分为个人负担。

正常情况下,企业负担部分与工资一样计提,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科目。,个人负担部分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由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科目。

离职员工,其缴纳的社保费如果确定由员工自行负担,当其仍有工资未发放时,则全额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中扣除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科目即可。当其工资已经发放完毕,需要该员工另外交款时,则应转为其他应收款科目,收回该离职员工交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即可。

6、当月社保缴费,收到保险退费,直接抵减社保的会计分录:

公司缴纳社保4111,个人缴纳社保1406,银行扣款5477,收到医疗保险退费40(直接抵减部分社保)

社保单位部分4111,个人部分1406,银行扣款只是个综合,退费算在给人部分。

6、社保缴纳后的会计分录:

首先单位在编制工资发放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的大病医疗补助金);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住房公积金

贷: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保后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明细科目);

借: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社保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的大病医疗补助金);

贷:银行存款

月底将单位负担的社保费转入管理费用——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借:管理费用——公司经费——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也可设下级明细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明细科目);

单位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后: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缴住房公积金

借:其他应付款——职工工资代扣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月底将单位负担的住房公积金转入管理费用——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借:管理费用——公司经费——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单位本期缴纳上期扣缴的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借方:定厂翅断俨登愁券传猾管理费用—社保费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部分

贷方:银行存款

7、社保钱退在社保账户里的会计分录:

缴纳社保时:借: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贷:现金/银行存款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8、公司交纳社会保险的会计分录: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库存现金(实发数)

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员工社保(企业垫付员工个人应缴纳部分)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可以在税前扣除: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补提的分录跟上述分录一样,你只需要在摘要中说明即可。

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员工社保(企业垫付员工个人应缴纳部分)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可以在税前扣除: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费是在计提工资时代扣员工个人应缴纳的部分.

9、社保局退费会计分录:

退回的贷记缴费时借记的账户。月末若账户余额为贷,该项目报表如需单独反映时,可用负数填入。该项目报表如不需单独反映时,可辅丹滇柑鄄纺殿尸东建冲抵了其它支出项目。只需要按实际缴纳做,月不缴费不用做账,年底这个费用科目总数跟退回来再交一样。按实际缴费金额做帐。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哪些情况可以全部取回?

如果处在犹豫期,基本都能全额取回所有金额。但过了犹豫期中途再想取回,正常情况下只能取回现金价值,损失非常大;不仅取不出全部金额,保险的保障也会消失,取出时一定要慎重。那想取出是否还能全额取回呢?其实如果销售过程中代理人有违规操作的还是有机会全额退保取回的。那么具体有哪些情况呢?

代理人是有代签字行为

销售过程中有返钱或者送礼

销售过程中夸大产品收益和理赔

代理人有诱导或者误导销售等

如果你不确定你能不能全额取回,加我的微信:xys6875(点击复制微信号)

- 正文结束 -
  • 相关文章

北京人寿大黄蜂13号全能版少儿重疾险投保规则,保障内容介绍

1、投保年龄 支持出生满28天-17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投保,年龄符合要求的可以购买。 2、保障期间 有保障30年和终身两种选择,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保障期间的需求。
2025-04-02 16:39:14
322

100万医疗保险一年交多少钱?产品推荐

一般一年的保费是几百元,但是具体的费用,取决于投保的实际情况。 可以发现,不同的产品投保的保费并不一样,一般来说,保障力度越强的,要缴纳的保费会比较高。 比如人保健康,0岁的孩子投保,一年的保费只要545元。
2025-03-31 09:33:05
524

51-60岁最值得买的意外险是什么?怎样购买?

小美满1号。 1、投保要求:18~60岁的人可以投保经典版和典藏版,18~55岁的人可以投保尊贵版和至尊版,4个版本对于被保人的职业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1~3类的职业人群才能够投保。
2025-03-26 14:01:04
750

年后换工作,社保千万别断缴为什么?怎么避免社保中断?

1、医保不能报销 从医保断缴后的第2个月开始就无法再使用医保报销了,如果在这个时候生了病,那就只能够自己来承担医药费用。即使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也会因为不能使用医保报销而受到影响。 2、没办法享受生育津贴
2025-03-26 08:00:05
782

2025年踏青短期出行,保险怎么选择?买保险渠道有哪些?

大家在踏青出游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产品,如果是去一些风险较高的地方,可以考虑旅游意外险。如果是想要获得出行过程中的交通意外保障,那么就可以购买交通意外险。
2025-03-25 14:01:04
872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